政府职能转变在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南京湖南路山西路地区管委会
湖南路位于南京市区的西北部,地处鼓楼区辖区,全长1100米,路幅30米,全街共有各类商店205家,包括中小型商场4家、金融系统单位17家、服装店90家、其它电子、酒店、书店、百货等94家。其中:名牌、精品、专卖店占83%以上;全街总营业面积达5.7万平方米。湖南路白天游人如织,夜晚华灯难魂,是古城南京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昔日的湖南路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路,路幅只有9米宽;沿街两侧十来家店铺小而分散,没有一家大一点的商场,更没有一幢高层楼房和建筑物;过街行人稀少,都是上班族。
如今的湖南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优美了,服务优质了,秩序优良了,商业繁荣了,购物放心了,地位突出了。1997年3月,湖南路被中宣部定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同时被南京市文明委命名为文明街;1998年2月,湖南路被中宣部等四个部门定为“全国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1999年3月和12月,中宣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分别在湖南路召开了全国创建工作现场会;2000年年初,湖南路被江苏省技监局评为”服务满意,购物放心一条街”。特别是中宣部等六个部门,在全国推广湖南路“教育与管理并重,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创建经验,使湖南路成为全国创建工作的典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两次专题报道湖南路,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各大媒体四年来连续报道湖南路。湖南路商业街的变迁、建设和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所产生巨大效益的真实体现。下面,我们就湖南路创建工作的实践,以“政府职能转变在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题,试作初步总结。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湖南路商业街区
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证
一、抓税源、做环境是贯穿湖南路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的根本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区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以及经济工作的思路,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鼓楼区确立了“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工作思路。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政府不抓企业管社会,不抓经济抓管理,切实履行“做环境,抓氛围,创税源”的职能,走进社区,依托社区,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和全区经济的发展。“做环境,抓氛围”就是要从两个文明建设入手,创造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适应成长、发展的硬软件环境和氯围;“创税源”就是以优良的环境吸引和培植企业来落脚、生根,让他们兴旺发达,政府以此获取税收,使政府更具实力。政府又可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源,形成由做环境,创税源,增税收,再做环境,再创更多税源的良性循环。在湖南路商业街区的创建实践中,政府就是通过确立新的工作思路来转变职能,使其得到了充分而生动地体现。
二、职能的转变,更加突出了政府在湖南路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地位。
过去政府对商业街区的领导,是通过创办一个个企业来体现,企业办得越多,成绩越大,企业的大小事都要由政府来管才算是领导。政府职能转变后,怎样突出其领导地位?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到位。自1997年湖南路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区委、区政府领导极为重视,深深感到,既是鼓励又是鞭策,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一方面提高了湖南路的知名度和影响,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对湖南路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湖南路不仅属于鼓楼区,而且属于南京市、江苏省,甚至全国。建设好湖南路,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广大消费者的期望,也是现代商贸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任务艰巨,意义深远。
二是实施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以创建文明街为动力,创“无假货示范街”为抓手,以把湖南路商业街的建设和管理列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湖南路文明街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特批成立。湖南路山西路地区管委会,下达了事业编制,授予综合执法权;建立了一支由工商、市容、公安、建设等职能部门为主的综合执法队,为湖南路商业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发动全区参与到位。区政府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湖南路文明街建设的的新局面,1997年3月至9月,在全区开展“走进湖南路,服务文明街,建设文明街”的创建竞赛活动,先后有10个街道、14个区职能部门组织3万人次的志愿者来到湖南路上,开展宣传咨询、打击假冒伪劣、美化环境、便民服务、月月学雷锋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2000年8月,在湖南路建设和发展的攻坚阶段,开展了“我为湖南路献块砖,共筑文明街新长城”的万人捐资活动。沿街单位、商店,全区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职工共捐资90多万元,营造出全区上下,同创共建湖南路文明街的浓郁氛围。
三、政府职能转变在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主要体现。
1.抓机遇,求发展。湖南路十多年的发展史,是区委、区政府抓住几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1986年,结合旧城改造,把湖南路从8米宽拓宽至30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1995年,为了迎接全国“城运会”,投入了一条街的亮化建设,确定了“灯招客,客促商,商养灯”的思路,实现了“亮化搭台,商贸唱戏”的目标,给湖南路带来了人气。
三是1996年和1997年,湖南路被南京市政府命名为“精品特色街”和“周末步行街”,实施了一条街在店家门头装璜水准上、商品的品味和档次上的严格管理和规范要求,并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对营造湖南路的商业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文化城市活动示范点”和1998年的全国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给湖南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荣誉,区委、区政府以创建为契机,提出了以湖南路为龙头,“一街带全区,全区创文明”的口号,建设湖南路,发展湖南路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誓言,使创建工作达到了高潮。特别是2000年年初的第五次机遇,中宣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向全国推广湖南路的创建经验,使湖南路成为全国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这给湖南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委、区政府再次提出要把湖南路做大(规模做大)、做美(环境做美)、做旺(人气做旺)、做强(实力做强)的创建目标,全面加大硬件投入和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创建热潮。
2.抓创建,求创新。
1997年以来,区政府结合湖南路商业街的实际,制订出“三优三化”的文明街创建目标,即“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和美化、亮化、净化。硬件、软件一齐上,两个文明一起抓,全面开展湖南路的建设。
(1)加大投入做硬件。
在1997-1999三年时间里,区政府共计投入硬件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大规模地实施了湖南路山西路地区的亮化建设:改建山西路广场为融亮化、动化、彩化为一体的金字塔灯光喷泉广场;对沿街建筑采用软管灯、霓虹灯、泛光灯进行勾勒轮廓和装饰;规范沿街店招店牌的亮化要求,达到全线通亮的效果;建成一条街12座跨街彩虹桥;竖起1500平方米的楼顶大型霓虹灯、条型灯箱广告牌;改造全线路灯、规范路边广告牌,形成上下结合,动静交织,色彩斑斓的亮化效果。实施一条街的绿化、美化和净化建设:对沿线楼宇进行出新,拆除晒衣架和遮阳棚;对沿线店家的卷帘门统一要求;更换了全线人行道道板;安装了人行道欧式护栏,设置了休闲椅;形成了一条街移动绿化;对噪音、烟尘污染进行了有效治理;规范了车辆停放的秩序;建立了一条街电子监控指挥中心;实施全街“五分钟保洁法”。通过努力,一条街“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的整治,市容市貌大为改观。2000年是湖南路的硬件建设年,在新一轮的创建热潮中,我区又投资6000万元建设十大硬件工程,把湖南路的硬件水平上升到更新、更高的层次。目前已将湖南路全线的杆线下地;把沿街34幢楼体的立面,按照欧式化进行包装出新;投入1600万元建造了可称全国之最的大型激光水幕音乐舞蹈喷泉和投入600万元建造的湖南路大型光效艺术牌;建成了狮子桥步行美食街;铺设湖南路全线的花岗岩人行道和更新护栏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之中。一个全新的湖南路已经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2)率先垂范做软件。
一是率先推出“不满意就退货”举措。起初,我们在全街选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店家开展“不满意就退货”服务承诺活动,各个店家做到有标志、有告示、有措施、有落实,应该说,这些店家开始的态度是被动、消极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尝到了甜头:只要把好“进货关,验收关,销售关”,保证无假货销售,信誉好,顾客就会冲着这块牌子来放心购物,不仅退货现象减少了,而且生意较以前红火了许多。后来,其它的商家都来效仿,“不满意就退货”就成了一条街各店家主动而自觉的服务承诺。也成了湖南路商业街的服务品牌,为创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奠定了基础。
二是率先推出“天天3.15”举措。建立投诉台和投诉车,公布投诉电话。要求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的店家建立投诉服务台,小商店建立投诉服务点,落实专人负责处理顾客投诉,用“以真情赢得信誉,用信誉保证效益”规范商业行为。1998年元月23日,管委会开出了“天天3.15”流动投诉车,全日上街巡逻,随 时接待顾客的投诉。在一条街醒目的位置公布投诉电话。既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又提高了这条街的商业服务信誉。
三是率先实行建章立制。以大商场的管理模式,管理一条街,建立一条街服务“六统一”制度、商店质量管理五项措施、商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
3、抓管理,求效益。
区政府坚持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重点,把打假作为提供优质服务和商业街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狠抓落实,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组织工商、技监、物价等部门定期深入指导和监督服务,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小查月月搞,大查季季有”,对不法行为严管重罚,决不手软,杜绝假货的流入。在全街塑造创建“真品,真诚,真价,真情,真言”新商风,实现“让顾客放心而来,满意而归”的新局面,树立文明街优质服务新形象,让文明之花在一条街争奇斗妍。湖南路管委会一班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沿街商店和单位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思想观念,克服困难做硬件,想方设法做软件,积极为商家排忧解难,为广大市民办实事、做好事,把政府下达的各项创建任务,一项一项的落实到位。使湖南路商贸繁荣,人气旺盛,日客流量达20万人次,2000年国庆期间的日客流量达到了50万人次。1997年全街商品零售总额达30个亿,比1995年增长140%,比1996年增长36%,1999年商品零售总额达32个亿,年留存税收5000多万元,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商业街熙熙攘攘就是繁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认识到,过去对繁荣的理解是低层次的,现代商业的竞争应是文明的竞争、服务的竞争、秩序的竞争、真正的繁荣除了要看经济的发展,还要看文明的程度。湖南路的创建成果充分说明:没有文明的繁荣是低层次的繁荣,没有繁荣的文明是空洞的文明。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做好超前规划
是政府职能转变在商业街区建设和管理中的永恒主题
湖南路的变迁,是创建初期的精心规划和构思的结果,如何用更大的手笔来描绘未来发展的蓝图。首先,要认真总结文明街的发展历程,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以及两个文明建设规律,来探索和确定商业文明街的模式和发展趋势,提出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使文明街在创造求新中不断发展,在商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继续强化实施以湖南路文明街为核心的“点、带、网、圈”的全区商贸发展的战略,以创建、再创建湖南路的新辉煌为契机,形成以湖南路为中心集商贸金融、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全市最繁华、最富魅力的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商贸中心。按照以上规划,我区已开始着手实施建设:
1.市、区政府已将原山西路金字塔喷泉广场拓宽改建成与湖南路相连的,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其中有1.1万平方米水面的,集科技、文化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市民广场,建成后的广场人流如潮,给湖南路带来新的商机。
2.投资1000多万元,把湖南路五条支干道之一的,原不足10米宽,“脏、乱、差”十分突出的狮子桥,建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步行美食一条街,在“明白消费,放心用餐”的服务承诺下,生意相当火爆。湖南路的另外几条支干道,正在规划建设中:丁家桥正拓宽道路,将建成文化、体育用品一条街;马台街将建成旅游用品一条街;湖北路将建成休闲娱乐一条街;云南北路将建成大餐饮一条街。一个由湖南路黄金线向“非”字型黄金块发展蓝图正逐步形成。另外,湖南路下一步的打算是:一要力争把湖南路包装上市,来运作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二要把湖南路上网,建成“南京湖南路”网站,让广大顾客购物不出门,可在网上浏览湖南路各个店家,实行网上购物。三要把湖南路建成步行商业街,使之成为跟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一样的步行街。
政府职能转变在湖南商业街区创建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向做环境,抓税源是正确的。政府从原先抓小商业,瘫痪无力,得不偿失,到现在抓大商业,收益匪浅,良性循环,从量变到质变,实现了职能根本性的转变,搞活了经济工作。
2.规划超前,思路出效益。在创建初期,我们就定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当时目标是“三代三化”,现在的目标是”把湖南路做大、做美、做旺、做强”,可以说,这些目标都一步步的成为现实,正确的思路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3.严管重罚出文明。通过严管重罚,我们治理了一条街无证摊点;规范了一条街的秩序和各商家的合法经营;维护了一条街优美的环境。市民和商家的思想经历了从不理解和理解,从不支持到欢迎的过程。这个举措,是我们的一条政绩。
4.精神文明建设重在投入,并同样出效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两个文明建设必须同步进行。我们投资做环境,优美的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文明氛围也随之不断浓郁。同时,优美的环境和文明的氛围带来了人气和商机,效益自然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四年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湖南路已经成为集休闲、购物、旅游、文化、餐饮为一体的商业街区,让市民来到这里,玩得开心。买得放心、吃得称心。2000年9月4日,丁关根部长在视察湖南路后称:“南京湖南路文明一条街,是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两个文明建设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