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网点发展与城市规划布局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曹连群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土地有偿使用和转让机制的逐步建立,促使旧城改造加速推进,近郊新建区不断拓展和远郊卫星城镇的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北京商业零售网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建国以来长期未能打破的市级大型商业中心只集中在旧城内王府井、西单、前门外三处的传统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地区级中型商业网点分布不均、经营项目不齐全和居民区小型网点配套不足的问题。如今北京的零售商业网点不但多而且在布局上已打破了传统格局向四郊散开,在经营业态上呈现多样化,有的还在向多功能综合型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北京作为我国首都,面向国际、国内众多层面的服务需要。
但是近几年来也不可否认的暴露了某些问题,如与城市其他设施发展的综合布局不够协调;还未形成能较好地满足群众购物需求规律的有序网络结构;缺乏特色和对传统风格的保持;在设点规模和服务档次定位上有一定盲目性等。
1991年我市城市规划部门与商委系统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商服业的规划,并被纳入了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至2010年)》。总体规划文本在有关市区布局方面提出了“加强调整改造王府井、西单、前门外原有的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建设成高水平、高档次、现代化的商业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多中心格局建设朝阳门外、公主坟、海淀、木樨园、马甸等新的市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使市级商业中心逐步向旧城外扩散,共形成8个。“在旧城内的鼓楼前、西四、新街口、北新桥、东四、东单、花市、珠市口、菜市口以及在旧城外的北太平庄、五道口、甘家口、三里河、酒仙桥、望京、六里屯、定福庄、南磨房、方庄、西罗园、丰台、古城、鲁谷等地点,通过调整用地,成街成片地建设70个左右地区级中型商业文化服务中心或商业街区,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网络”。总体规划文本在有关住宅和社区建设中提出“把居住区建设成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新建居住区的规模一般为1万多户,3万至5万人,由若干小区组成。在建设住宅的同时,根据居民生活和社区管理的需要,进行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即包括小型商业网点、托幼、中小学等文教设施、各项市政设施场站及社区管理机构等,以形成设施比较齐全,居民日常生活要求能基本得到满足,相对完整的社区。市政府还于1994年公布实施经过修订的《北京市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规定按居住区人口规模以千人指标配套商业服务业的建筑和用地面积标准。因此城市规划布局对北京市区的零售商业网络是以大、中、小三级也即是市级、地区级、居住区(含小区)级来规划配置的。市级和地区级分别纳入相应的商业文化服务中心来布局,即不仅是商业网点还应与金融、邮电、修理服务业,与文化娱乐、休闲绿地等其他公共设施综合配置,以形成多功能的城市生活服务中心,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其中市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要为城市提供多档次的购物及优良的综合服务,服务对象包括本市人口及外来流动人口,其服务特点是商品和人流集中、购物停留时间长,节假回顾客流量大,是结合北京市区“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在旧城内、外的建设区呈多中心布局的。8个中心各要结合其传统或城市规划综合布局的不同特色来建设,既要有综合性的购物场所,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各具特色,尤其是传统特色的专业店,可以解决人们购物的某些高、新、特需要,一般能有百万人左右的服务范围。其次是70个左右的地区级中型商业文化服务中心,也是与城市集团式布局相结合,在市区中心地区和清河、北苑、酒仙桥等10个边缘集团内均匀布局的。对商业网点所提供的服务主要要求在于“齐全”,应在中档为主基础上向多档次发展,节假日顾客流量和平时非上班时间尤其是晚上顾客量较多,购物目的性较强,其规划布局既考虑交通方便,又考虑有一定的服务半径,能有十数万人以上的服务对象。至于小型的居住区级的商业网点,也可形成小型的商业中心来布局,则是以基本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主,以居住区人口为基础适当考虑为所在地段过路及流动人口服务来确定其规模,布局在居住区交通的主要出入口附近为宜。在远郊城镇,则分别按其城镇发展规模和所在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