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习惯。"到家服务一定要做,但合适最好",资深零售人李北波老师认为。那么,不同体量的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其中涉及到软件匹配、仓储、分拣和配送管理……
01、线上、线下如何平衡?
很多老板认为做到家业务,就是线上开店,顾客下单后把商品送过去,还有的老板为了快速见效,按照传统电商方式,烧钱吸粉,最后一核算又发现不赚钱。
实体零售在开展"到家业务"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线上、线下商品价格不同,满减、赠券之类的形式,造成线上售价比线下低,容易对线下顾客群产生影响。
对此,李北波认为,应该从成本、增加流量、品控、损耗控制等方面综合考虑。线上产品的成本从门店管理的角度来看可能比线下产品有所降低;另外总仓直配,仓外配以及产地直配的形式有助于企业有效地整合供应链,从而控制损耗。
张鑫认为,从到家业务的拣选作业方面考虑,应该按照电商C端模式进行作业,门店业务和到家业务分开拣,门店业务按照常规的作业模式进行即可,到家业务需按照提总再分拨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门店正常配送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到家业务也是拣选效率最高的方式。
此外,到家业务不是线上渠道的专利。对于线下渠道而言,"到家业务"可以提高仓储配送车辆、门店以及人员的效率、可以丰富门店的业务、提高门店的SKU数,倒逼线下传统超市实现品类的优化,从而增加顾客需求的满足度和满意度。
从另一方面看,未来的"到家服务"不仅是把产品送到家,还可以通过整合一些与产品相关联的服务,比如说洗车、饮用水、电影院的优惠券、上门做饭等等,这比单体服务有更大的号召力,也有助于和顾客形成良好的黏性。
02、商品标准化,流程设计规范化、系统化
"到家业务"促进了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维护。因为是看着图片、视频选产品,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标准化,尤其生鲜的标准化。李北波表示,所有的产品要有等级、有包装、有温控的储运。
张鑫认为,针对到家业务商品,建议全部商品均转化为标准产品,如蔬菜、水果、生鲜等。均根据设定的规格变为标准商品。这样店中仓流程会相对简单,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会降低。员工可以直接根据设备提示进行扫码拣选,不需要额外称重等操作。
这就需要对配送中心业务进行强化和升级,最早的配送中心基本只有标准品,逐渐发展为涵盖标准品、蔬菜等领域的配送中心,到目前已经涵盖标准品、蔬菜及粗加工(A货变B货,大包改小包等)等业务。
到家业务是C端驱动B端(即由消费者端驱动供应端)的渠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后一步,商品到客户手中的品质如何,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是保证零售企业效率及品质的关键所在。
因此,商品在运输到大仓及运输到分仓的阶段,应该关注以下几点:商品的存储温度、到货品质、到货总量、商品的存储位置、商品发货、发货商品品质,运输车中的温度。
不管是店中仓模式、前置仓模式还是配送中心统一出库的方式,到家业务都需要一定的布局改造,例如店中划分区域,布置适合的货架用于存放商品,配送中心提总拣选到家业务的订单然后再分拨,那么在货架布置上,拣选车,分拨台,打包台等设备设施上,都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合理的设备选型,合理布局设计,可以提高到家业务的作业效率。
张鑫认为,生鲜品高频、刚需、客户复购黏性大。生鲜看似毛利高,但是损耗也很高。因此零售企业要做到作业标准化,流程化。
03、"量体裁衣"
"到家业务一定要量体裁衣,一定要基于企业的实力,基于企业的现状,按照自己适合的发展步骤和计划来实现,企业解决到家业务,一定要量体裁衣。不仅要有"量衣",还要有缝纫师。把"衣服"穿到身上去试穿,进而"改衣"。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人牵头。"李北波表示。
来源:龙商网 撰文 | 张彦娜编辑 | 胡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