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商业区的精髓:经济与文化相契合
——《中国建筑》杂志访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伟
本刊记者 金香梅 季娟娟
整合专业知识,探寻商业街的内在规律,研究城市文化商业区的精髓,使当地的经济与文化达到契合,是设计师的最高境界。
尽可能多地保留自然与传统,尽可能多地结合历史和文化,设计师承担着社会责任。
记者: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您认为作为规划设计师要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曹伟:城市发展得太快,容易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导致所有的城市千篇一律。我们既要懂规划,又要懂商业,还要懂历史和文化。
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儿才漂亮。很多商业街规划设计的失败,就是因为从规划或建筑的角度考虑问题多,而较少考虑经济的规律和文化底蕴。我觉得做任何地方,都应该把本地特色做足。我的感觉,因为现代化很快,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千篇一律,就是因为做得太匆忙了。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把本地精髓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文化的东西研究得很透,就匆匆地去做。这是现在中国很多城市搞建设最大的问题,没有人想到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光想着GDP,如何去开发房地产等等,忽略了很多文化的东西。
比如麒麟湾商街项目, 在这条商街中,我设计了许多不同的变化,让每一个门脸都有区别,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关键,不会枯燥无味。门脸其实里头都是通着的,但从外面看很有个性,每一个门脸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是相对现代一点的,有的是传统风格的,所以走在里面给人的感觉风格不一样。其实每个地方都要有不同的个性,都有要自己不同的特点,所以要做得很特别。
再比如,北京前门的大栅栏,想法挺好的,一个一个小门脸儿,规划设计可能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做好消防、交通组织、人流疏散,建筑外观,但是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去分析透前门地区甚至南城的商业前景。如果在规划的时候,就会把很多更好地东西融合进去。
我想说的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整合规划,一个是文化区的大规划。
如果在设计之前,先不要设计,先要想,这块地方怎么做要先定位好,因为又是文化又是商业。不是纯设计,你要先把建筑设计,规划放在旁边。你先要想将来的定位是什么,概念是什么,亮点是什么。比如说前门,它的风格肯定是老北京,老北京有很多东西,比如说过去有那种茶楼、说相声的地方。老北京的餐厅,以前的戏楼,可以演戏的,像前门以前比较有名的,以及各种老字号,有很多东西,包括打把式,卖艺的,还有一个就是四合院的文化等等这都是当时的文化。还有八大胡同,虽然八大胡同以前都是妓院,但不管怎么样,它都是当年的文化。比如有一个文化的博物馆,旁边有戏楼,也可以有餐厅,还可以让人住,去享受四合院的生活,有很多四合院概念的适合大众消费的旅店,那么感受到的就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去感受一种文化。如果在规划的时候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再去规划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深层次地考虑,可以各种人都能在这里驻足,去感受“老北京的文化”,这样才能保留大栅栏的生机,我说这就是文化商业区整合规划的精髓。
那么所谓的大规划,精髓是一个大字,也就是说这里所强调的规划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区,整片地考虑,把很多需要考虑的空间容纳进去。我们有时候在设计一个项目的时候往往因为一个题目而掉进一个误区,比如说某某商业街改造,决策者会去考虑一条街或者局限在设计某个建筑上,而忽略这条街周边区域甚至整个城市多带来的效应,而恰恰是这些街的“后边”才是支撑这条街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如果忽略了区的规划往往使得商业街的规划失去很多重要的条件。
2008年获得意大利莱切艺术设计展唯一的最佳设计奖,首位获得欧洲艺术设计大奖的中国设计师。 意大利莱切美术学院与意大利FUCINA文化机构共同举办的:传统与现代(Architettura Artistica: Tradizione e Modernità)艺术设计展的评选活动,并由莱切前市长及学校校长Giacinto Leone先生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在来自法国、意大利、中国等众多参赛设计师中胜出。曹伟“青海省西宁市麒麟湾商街”设计作品,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的概念构思,获得了本次艺术设计展唯一最佳设计奖,这是中国设计师首次获此殊荣。
2008年5月受邀参加亚洲(博鳌)建筑规划设计行业领袖峰会,获得2008中国建筑规划设计行业百强影响力人物,2008中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金牌典范规划师的荣誉。
参与《商业布局与网络结构》和《商业布局与商店设计》的编写;主持参与北京、杭州、重庆、西宁、宁波、威海、平凉、霸州、佛山市、青海省等十几个大中城市的商业规划和商业街规划设计,主持策划设计青海省西宁市儿童公园泉水改造工程(后更名为麒麟湾商街与麒麟公园)、西宁市黄河路景观大道、民和县主街道景观改造及滨河公园、互助县城市改造和景观街、毛斯河滨河景观带、宁波市王羲之故居沙地村山下艺术村落、成都蓝顶艺术区等众多景观规划设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