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零售业在变革中走过
从1978年到2008年,从流通体制改革的提出到零售业各种业态的出现、发展,中国零售业用短短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曾用150年才走过的零售路程,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广泛借鉴、包容并蓄、勇于进取的中国零售行业。作为全国惟一一份面向连锁行业发行的专业报纸,我们有责任记录这一历史过程,有责任关注她的兴衰演变,有责任把零售业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给业内人士。在此,我们借第十届连锁大会之机,以“长城”喻示中国零售业的“长征”之路,虽然一路上有曲折、有坎坷、有起伏、有困惑,但与之同行的也有互助、信念、希望和收获。既然我们踏上了“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就有信心走下去,因为我们坚信中国连锁业的路会越走越宽,前景会越来越好……
———编者
30年巨变:四大突破十大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国雄
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这是中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所经历的嬗变。
零售业是中国最先开始市场化、最先实现市场化的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零售业基本上成为计划分配的手段和途径,划片定点、按人定量、凭证发票、凭票供应是当时零售经营的基本模式。那时,虽有百货公司存在,但除了零售部分小商品之外,重要商品都是凭票证供应,甚至有一段时间,火柴、肥皂、胶鞋这些小商品都要凭票供应,百货店成为实行供给制的补充。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商品流通产业发生质的飞跃的30年。这30年不仅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商品市场,实现了我们多年梦寐以求的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稳定和百业兴旺,也使得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零售业从起步走向成熟,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回顾中国零售业的30年,其基本经历了四大突破和十大转变。
4大突破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
第一、突破传统的零售理论,以人为本、以商为业、以和为上、以诚兴业,确立零售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第二、突破垄断式、封闭式、行政式的流通体制和运营模式,建立自由、畅通、竞争、有序的现代零售市场格局;
第三、突破“三无一统”(商品无档次、购物无环境、经营无特色、国营商业一统城乡市场)供给型的市场模式,建立多业态、多形式、多元化的零售市场;
第四、突破了传统的百货经营模式,实现从传统百货到现代百货的转变,卖时尚、卖品牌、卖信誉、卖功能、卖环境等重新崛起,在商品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10大转变
30年的时间,中国零售业在不断的历练中实现了自身的10大转变。
第一、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一个市场繁荣、商品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第二、从国营商业二元结构到多种经济形式。深化国有商业改革,促进民营商业迅速发展,引进外资商业,一个各种经济形式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多形式、多元化商品市场格局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从单一业态到多业态发展。先进业态不断引进,业态结构逐步完善,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组合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业态体系和业种系列;
第四、从不完善的商品市场到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发展。以小康型社会商品结构为主体,兼顾温饱型的商品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发展适应高收入阶层的高档次市场,一个多档次、多结构、多形式的零售市场已经形成;
第五、由单纯的商品经营到综合性经营发展,从只重视商品向商品和服务并重,从单纯的物质消费向物质、精神消费并重,从满足生活基本要求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六、从统购统销单一的购销形式到多样化的经营形式发展。大力执行代销、经销、工商联营、引厂进店、出租柜台、代理、拍卖等多种形式;
第七、从重视城市市场到城乡市场并重。实施“万村千乡农家店”、“双百市场工程”,着力构建城乡互动、双向畅通的商品流通体系;
第八、从原始的手工交易形式到科技商业发展。IT技术广泛应用于购、销、调、存的全过程,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
第九、从无序竞争逐步走到规范交易。零售业的法规、制度和运行规则陆续出台、逐步完善,一个规范、有序的零售市场正在形成;
第十、从追求数量到重视质量。食品安全、卖场安全、促销安全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构建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已成为零售经营者的努力方向。
连锁经营作为零售革命和世界性的现象,已经得到全国各行各业的认可。连锁经营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进,促进了中国商业制度的不断创新。
零售商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已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以上;连锁形式多样,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自愿连锁等共同发展,业种不断扩大,涉及多个行业;连锁商业在做大的同时也在逐步做强,已经成长为中国零售业的主导力量,在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需求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连锁商业中国化、中国商业连锁化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0年反思:做该做的事
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 勇
这是一个传统百货衰落与现代百货崛起的过程的30年。
这是一个外资大卖场纷纷抢滩中国的30年。
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零售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4个阶段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承包化阶段:1992年以前是改革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改革基本上没有触及体制问题,主要是承包经营以及表层的“机制转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开始改革,1982年发布中央1号文件以后,以承包为主导模式,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村保卫城市”。
市场化阶段: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着在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问题。于是,我国改革在传统体制、机制、法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阶段,让一部分拥有特殊资源的人先富了起来。
多元化阶段: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了“多种所有制经济”,这虽然仅仅是一个“提法”的突破,但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或即将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体化阶段:2002年的“十六大”实现了新老领导人的顺利过渡,提出了“三个代表”,修改了党章(一体化:追求和谐发展)。2007年的“十七大”把“和谐执政”与“政府责任”进一步具体化为实际行动,抓住民生这个主要矛盾,为解决市场化与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用“望远镜”看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变革的基本发展轨迹是:承包经营——机制转换——体制改革——所有制变革——政治体制变革。如果我们不用显微镜看社会,而用望远镜看发展,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封闭社会发展到开放社会,正在往自由、民主、公开、公平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主导的思维模式是“二维思考”。最初的改革都经历过“姓资、姓社”大讨论的洗礼,就连歌唱家李谷一的一曲《乡恋》,居然也遭到铺天盖地的质疑、批评与斥责!在商业与社会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经历过艰辛的磨难,甚至付出过血与泪的代价。“外资与内资”、“做强与做大”、“零售商与供应商”、“城市与农村”、“富人与穷人”、“过热与过冷”等等,我们总喜欢把事物分为两极而对立起来,在矛盾中解决矛盾。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现实与传统的较量,市场与计划的较量,利益挑战者与既得利益者的较量。
零售需要不断修正自己
就商业尤其是零售业而言,变化也是渐进的、阶段性的。
上世纪80年代,变化主要是流通体系的变革。1981年提出以“三多一少”(多成分、多形式、多渠道、少环节)为核心的新型流通体制,是我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其结果是:整个80年代的商业彻底冲破了传统的“一、二、三、零”的流通格局,出现了批零兼营、零售自采、厂店挂钩等多种经营方式,一大批当时被称为“社会商业”(后来被称为“三产”)的非“商、粮、供”系统的商业机构也纷纷形成,原有的国有批发商业在外扰内患的情况下逐渐萎缩。同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成为当时普遍的经营模式,出现了“煤球家电同售,皮鞋萝卜齐卖”的景象。
上世纪90年代,变化主要是流通业态的变革。从90年代初开始,全国掀起了一股“商厦热”,但到1995年前后,大型百货商厦就出现了一系列经营困难,主要是收益与投资不对称。其后大约经过10年时间,百货业在调整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日用型传统百货向时尚型现代百货转型,日用消费品逐步退出百货公司,中高档的服饰、化妆品、珠宝、钟表、床上用品等成为主要的经营品类。
传统百货衰落与现代百货崛起的过程,也正是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现代零售业态快速发展的时期。新的业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一些先驱,但基本上都成了“先烈”。到90年代初,日本与香港地区的连锁商业以食品超市形式进入我国沿海发达城市,本土超市在学习中快速赶超,从规模上获得了领先,在有些地区(如上海)外资超市(标准超市)几乎全军覆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以超市大卖场为主导的新一轮竞争,这些超市大卖场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到现在,大约也经历了10年时间,其结果是:超市大卖场的优势已经不再领先,很多地区还出现了饱和,外资超市大卖场在经营技术与经营业绩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使本土超市大卖场面临新的挑战。从百货业的衰落到重新崛起,从超市大卖场的引进到出现饱和,其转变过程基本上都是10年。
两个十年告诉我们:做该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成功,零售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定位。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提出流通体制改革。
1979年
流通体制改革正式开始。
1980年
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诞生。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让她想不到的是:这张用毛笔填写的并附有相片的营业执照,竟然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1981年
“三多一少”(多成分、多形式、多渠道、少环节)为核心的新型流通体制被提出,这是我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2年
商品物资日趋丰富,市场供需平衡,所有商品除粮、棉、油、煤油继续实行定量供应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均已废除票证,一律敞开供应。
1983年
北京市停用购物券和布票。这一年起,棉布、棉花废除票证敞开供应。
1984年
北京市停用牛奶证。
1985年
计划体制下诸多凭票还留存有粮油凭票,但粮油价格上的双轨制,已完全走向单一的同步轨道,价差消失。这时粮站售出的既是中熟米,又是陈米,市场上则任选任挑,既是上熟米,又是新米,消费者开始走向市场买粮、买油。
1986年
粮食窘困的情况有所好转,副食渐渐多了起来,家家开始有了积攒下的粮票。那时,商店里有了议价粮出售,不过价格较高,人们只是偶尔凭票证买一些荞麦等杂粮来调剂生活。
1987年
北京市停用侨汇券。
1988年
这一年商品物价大幅度上涨,一时出现抢购风潮。
1989年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部分地区出现的挤兑和抢购现象渐渐平缓。
1990年
中国第一家连锁超市——东莞美佳超市的第一家门店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开业。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从此拉开序幕。
1991年
上海联华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连锁超市——联华超市曲阳店。
1992年
这是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北京希福连锁总店的6家门店在北京同时开业。原商业部长胡平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报告上批示,要求把连锁经营作为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993年
北京市停用粮票、油票、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证,这标志着40年票证历史至此结束。这一年,上海华联开设了第一家连锁店———江南商场。
1994年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了北京超市发科学城商场,对首都副食品供应进行了调研。原国内贸易部根据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成立了连锁经营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全国第一家连锁协会——上海连锁商业协会成立。
1995年
原国内贸易部出台“九五”期间《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规划、任务及措施。
1996年
国务院首次批准两家中外合资连锁经营的公司成立,即华糖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土畜万客隆有限公司。沃尔玛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连锁店——沃尔玛购物广场在深圳开业。
1997年
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这是国内有关连锁经营首次出台的部门规章。9月,东莞美佳超市在国内推行品类管理技术,由此品类管理概念进入中国零售业。11月,原国内贸易部出台《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同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成立,郭戈平任会长兼秘书长。
1998年
上海华联超市、联华超市分别推出“买断经营”,这是连锁企业采购方式的重大改革。5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了国内首批备案的连锁特许企业。6月,原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局出台《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首次对我国零售业分类。7月,大连市大商集团购并抚顺、锦州、营口三市百货大楼。
1999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特许委员会成立。6月,国家经贸委、对外经济贸易部合作发布《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8月,北京天客隆莫斯科超市正式开业,这是中国超市首次走出国门。
2000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被国际特许委员会(WFC)吸纳为正式成员。6月,北京国美电器率先以低于限价的价格进行部分家电产品销售,由此引发了家电行业价格战。9月,上海华联超市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和特许经营股诞生。12月,国家国内贸易局撤消,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司改组为贸易市场局,行使原内贸局的相应职能。上海联华超市成为中国大陆历史上首家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零售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
2001年
因家乐福违反中国政府关于零售业开放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对家乐福采取整改措施。8月,马兰拉面开始进军欧洲市场,这是中式快餐首次进入欧洲。11月,首联集团签约仪式举行,北京此举意欲组建本地商业航母。12月,上海成立“开设大型超市听证委员会”,规范商业网点建设。
2002年
倒闭、并购、控股成为零售业的关键词。年初,福建华榕超市倒闭。4月,北京城市之光超市倒闭。5月,华润收购华润万方。6月,民润收购阳江百惠。友谊集团控股上海三联。同月,联华超市控股杭州华商。8月,华润并购苏果超市。10月,上海出台《关于规范超市收费的意见》,这是全国首次对超市、大卖场向供应商收费现象提出的(区域)法规性限定政策。
2003年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商务部成立、非典考验、外资开店步伐加快、上海首联集团成立、中小超市结盟采购探索出路,中国零售业在磨难与转折中一次次地峰回路转。
2004年
中国政府出台外商投资管理办法,兑现了加入WTO的承诺。商务部组建“零售业国家队”,加快培育本土大型流通企业的步伐。7月,Tesco收购乐购超市50%股份,首开外资收购先河。9月,宁波三江加入IGA,自愿连锁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佳径。商业地产热成为一大现象,“购物中心泡沫论”引发争议,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因此受到控制。
2005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就流通业发展下发的文件。8月,商务部推出《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零售商的收费行为。连锁企业倒闭、并购、扩张事件接踵而来,500家效益不佳如21世纪便利店、石家庄银都超市、石家庄盛福祥超市以及最引人注目的普尔斯马特纷纷倒下。随倒闭同行的是并购,五星收购青岛雅泰电器、英国翠丰集团收购欧倍德在华所有业务、国美收购深圳易好家、深圳茂业商厦成为成商集团第一大股东、华润收购宁波慈客隆超市和收购天津月坛集团。购物中心发展模式遭到质疑。家电连锁企业疯狂扩张。零售商中掀起“自有品牌开发热”。
2006年
零售硝烟中的忧伤愈重。国美、永乐合并重洗家电连锁牌局,百思买收购五星,家得宝收购天津家世界家居建材部分的绝大部分,武商上演股权之争,沃尔玛双管齐下加速在中国的扩张。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再促新光明的成立。
2007年
商务部公布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实行,标志着特许行业开始健身。而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产生的“蝴蝶效应”,猪肉、鸡蛋、奶制品、茶叶等价格也出现上涨,但在政府加强调控、企业大力配合下,食品价格最终回归正常。这一年的大宗并购频频发生,沃尔玛收购好又多35%股份,华润收购天津家世界绝大部分的超市部分,可的便利和好德便利、光明便利“合并同类项”,一跃成为国内第一连锁便利企业。这一年,外资服装连锁纷纷挤进中国,品牌专卖连锁也在这一年火爆异常。
2008年
4月,加盟商满意度首度下滑。苏果与欧尚因超市大卖场选址引发的争议在南京上演,商业网点合理布局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5月12日,汶川一震,举国同悲。全民抗震救灾,零售企业亦全力支援,涌现出了一大批捐赠救援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感人事例。6月1日起,中国告别了免费塑料袋。两税合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在这一年实现并轨。食品安全问题引起零售行业更加高度的重视。商务部下放外企审批权。根据商务部新“三定方案”,商务部新成立反垄断局,出台《反垄断法》。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零售业苦练内功以备“过冬”。
(本组“大事记”中的1990年至2008年部分参考了《中国连锁经营年鉴》,在此表示感谢!)
2008-11-16 |